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投资理财 » 正文

研究生不用考 就 能上是真的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9  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正值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季,关于考研的消息真真假假,层出不穷。网上热传的多校将开放免统考硕士是不是真的?高校是否会继
正值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季,关于考研的消息真真假假,层出不穷。网上热传的“多校将开放免统考硕士”是不是真的?高校是否会继续扩招?“逆向考研”到底值不值?读研能不能“严进宽出”?“本研倒挂”是不是意味着学历贬值?
ink="" />

  问题1 研究生可以不考试直接申请入学?

  “免统考”的说法是偷换概念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 李崇圆

  进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报名阶段,社会对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关注再度提升。“硕士可以申请入学了”“多校将开放免统考硕士”等说法也开始蹦出来蹭热度。仅就“免统考”来看,不光用于硕士研究生考试,也适用其他类型考试,一般指在特定情况下满足特定条件。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涉及面广、流程复杂、环节较多,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就能概括全面的。

  硕士属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位类型之一,可以是硕士研究生的简称,也可代表学位类型,即硕士学位的简称。取得硕士学位有两个主要步骤:一个是获得硕士入学资格,另一个是申请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入学资格是申请硕士学位的先决条件,一般指达到一定的研究生入学条件,去争取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经过人才培养过程达到一定要求后可申请硕士学位。即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符合本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可以按照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申请相应学位。非学位授予单位的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单位推荐,可以向相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位。”申请硕士学位具体指接受相应的研究生教育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申请硕士学位证书。

  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即将实施的旗号,“免统考”正在网上热传,字面意思是不用参加统一入学考试就能入学。这确实是很多考研一族的想法,但此说法并不成立。

  硕士研究生有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都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入学程序和培养方式等均有差异。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分统考入学和免初试入学两种方式。免初试入学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有推免权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有机会成为推免生,享受免初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机会。统考入学针对除推免生之外的其他考研生,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考研大军”,在教育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完成网上确认且合格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统考,达到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国家线,又通过招生单位的复试考试后获得读研入学资格,学习方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除此之外,要想取得硕士学位还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的渠道,即不发生学历上的改变,满足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业要求,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及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获得硕士学位。由此可知,以上均没有出现“免统考”这个概念,也不存在多校将开放免统考硕士的事实,“免统考”并非我国现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官方入学途径。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有力支撑。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强化了学位质量保障,对加强研究生招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其中可从没提过通过“免统考”扩大招生的说法,这明显是有人在偷换概念,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门槛不可能随意降低标准。

  问题2 高校会扩招硕士研究生吗?

  研究生培养规模将稳步提升

  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宋志飞

  今年8月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新增了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次硕士学位授权点调整无疑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非凡意义,同时也释放出一些信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交集,是教育强国的核心部分。较大的在校规模、合理的培养结构、良好的培养质量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培养规模将稳步提升。2023年我国在学研究生388万人,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仅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距离研究生教育强国仍有差距。此外,未来10年高考人数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持续增加。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全面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综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家战略需求、人口规模结构、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等因素,我国研究生教育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培养规模将稳步提升。

  研究生培养结构将日趋合理。从学位类型看,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在本轮新增的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1566个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本次硕士授权点的81.39%。从学科结构看,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超过60%,培养结构更加合理。

  研究生教育质量将持续强化。面向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国家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需求,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促进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技术研发中培养创新人才。卓越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解决卡脖子问题。因此,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将会立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问题3 “逆向考研”到底值不值?

  “逆向考研”是考生的务实决定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维家

  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学生从较高级别高校考到较低级别高校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逆向考研”越发受到关注,而且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逆向考研”不求上进,是“躺平”的表现,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应该“向高处走”才对;有人认为“逆向考研”是迫于现实竞争压力,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所谓“考得好”不如“考得上”;有人认为“逆向考研”是“正向成长”,学生更好认清了自我,是人生的“正向选择”;有人认为“逆向考研”是社会理性的回归,学生不再盲从,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还有人表示,“逆向考研”既不是躺平,也不是“逆”求上进,而是“躺不平”也“卷不动”的矛盾心理折射,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应片面肯定。

  就个体而言,学生无论选择“逆向考研”还是“正向考研”,都是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后的务实决定,两者都有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生判断“值不值”最简单的逻辑就是:考上了,就值;没考上,就不值。实际上,作为具有趋势性“雁阵效应”的群体现象,“逆向考研”背后有着深层次致因,不能简单以“值不值”来评判。

  来自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受访学生有近两成选择“逆向考研”,主要原因有三个:追随中意的导师或项目、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算、提升考研“上岸”的概率。可见,“逆向考研”有多方面原因,过于强调或简单放大某个方面的因素,并不能科学客观评判考生的选择。追求更高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职场适应力、事业发展力是学生的现实需要;就业压力大,就业门槛高,也是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状况。客观来看,选择“逆向考研”不过是学生将个人发展放在了首位。

  我们不否认名校情结,但是也要看到,名校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是首屈一指,什么都强过其他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从国家发布的多轮学科评估结果看,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够垄断全部的一流专业。何况现在包括“双非”高校在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坚持特色发展,做强学科,跻身到了一流专业高校队列。如果985、211高校的学生选择报考的是“双非”高校的这些一流专业或优势专业,那么“逆向考研”的做法就值得认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不同层次高校间学生的正常流动,无可厚非。

  问题4 读研能不能“严进宽出”?

  读研可比考研难多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苏尚锋

  近年来,“考研热”已经成为常态。有学生认为,只要咬一咬牙考上研究生,读研就轻松多了,因为可以“严进宽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将二者进行比较,读研可比考研难多了。

  当下,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而且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更加规范化、优质化,学生读研的难度有所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部加大研究生论文的抽检力度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各高校研究生院加大了对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导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读研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研究生总量的增加、招生单位的扩增,研究生群体在进一步分化。同一专业、学科内部的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均衡性也在加大。这不仅给导师的指导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给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学习、选择参照群体或参照对象进行自我学业评估增加了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读研的心理压力会因这些因素而放大。

  考研成绩受试卷内容、结构、试题形式的影响颇多,但试卷最多只能反映一部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积累状况与能力水平,很难完全预测考生在读研过程中所必备的学术素养、创新意识以及面对科研课题时的意志品质、思维水平和行动能力。归根结底,读研是与个人的学术素养、志趣、思维和行动紧密相关。

  研究生阶段一开始,导师就会依据所在学科专业的要求,为每一名研究生设定不一样的培养方案。方案里设有学位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并规定了必须达到的学分。与本科不一样的是,研究生课程修习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获得学分,更在于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为课题研究提供学科基础与方法基础。因此,读研意味着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习重心、学习方向的巨大调整。要把学习如何做研究置于核心位置,同时兼顾学科专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领域的学习。

  学习做研究,需要通过研究实践来进行。这就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研究程序与方法,并将它们运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中。理工科研究生往往需要在实验室里学习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社会科学类研究生需要在社会调查和田野研究中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多数高校不仅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出较高的要求,还把达到一定学术论文发表水平作为申请毕业的必备条件。所以,学生不要认为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了,所谓“严进宽出”的观念是不正确的,读研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分析与思考

  “本研倒挂”不能印证“学历贬值”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赵国伟

  硕士研究生报考之际,“本研倒挂”成热议焦点,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现象印证了学历贬值。其实,二者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

  从全国来看,本研并没有倒挂。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博士生15.33万人、硕士生114.84万人)。博士加硕士的招生总量不及本科生招生总量的27%。博士、硕士、本科,无论是在校生、新招生还是毕业生,依然呈现金字塔结构,整体局面并没有改变。

  “本研倒挂”主要出现在部分研究型大学。我国对不同的高校是有不同定位的,比如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传统的985高校基本上都是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并不奇怪,这是学校性质决定的,也符合国际上研究型大学的普遍特征。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举办的大学,截至2022年12月,该校在学本科生有1660名;在学研究生有5998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0.3%,不仅硕士生多于本科生,博士生还多于硕士生。

  当下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早已不同往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持续扩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定位并非偏重学术研究,而是偏重实践。博士学位现在也分为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面对大量的且逐年递增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型博士,不能用过去认为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研究生教育。

  大众眼中的“学历贬值”是指单位招聘时所需要的学历层次逐渐增加,直观的感受就是学历在贬值。比如中小学教师招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主力是中师毕业生,后来要求是师专毕业、本科毕业,现在要求硕士毕业却招来博士的情况都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更高更好人才需求导致的,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呼唤更高学历的人群,高校也培养了更多更高学历的毕业生。

  “学历贬值”这个词语,乍一听是个贬义词,但其实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长远来看是一件益国利民的好事。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学历贬值”所反映出的两大现象。

  一是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倾向。学历至关重要,但“唯学历”则应批判。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历并不等同于人才,对于人才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人才发展的通道也应该是多样的。选拔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简单易行并有其合理性,但是一味地追求更高学历,只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二是社会上的学历“内卷”风气。学历竞争情有可原,但学历“内卷”万万不可。“内卷”意味着无谓的内耗,导致普遍的焦虑还不能真正提高生产力。部分高校不顾不同学生特点一刀切要求考研,部分本科生不顾自身兴趣和特点盲目考研,甚至仅仅为了一个学历去读“水硕”“水博”,既浪费金钱、时间、精力,又败坏社会风气,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学历贬值”并非“本研倒挂”的肇因,“本研倒挂”也不能简单理解成“学历贬值”。本科毕业后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读研,家长和学生应该基于自身特点和需要做出理性选择,用人单位应该本着人岗相配的原则确定最佳的学历要求,社会则应该给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