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旧貌》翻拍照。
湖里社区里的青年公寓吸引了一批批人才在此安家。
湖里社区里的便民设施。
“看,这就是70多前的湖里社,完全是传统农村的样子。现在已很难看到当年的影子了,变化真的太大了!”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里,年近九旬的湖里街道凤湖老年协会会长杨永成指着墙上一幅名为《湖里旧貌》的老照片,把曾经的湖里社、如今的湖里社区75年来的沧桑巨变向记者娓娓道来。
曾是“亦农亦渔”的古村落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正好13岁。”杨永成出生于1936年,是土生土长的湖里本地人,可以说是湖里“活地图”。说起湖里社的历史掌故和旧时风貌,老人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杨永成翻出文史资料告诉记者,湖里社本身是厦门岛西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历史上属“泉州府同安县二十四都竹坑保湖里社”,因此旧称“竹坑”,又因地形似凤,又称“凤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和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湖里社现在属于厦门市湖里区湖里社区。“如今很多老地名已经在地图上消失了,仅竹坑路、凤湖路这两条老街的路牌还能勾起老湖里人的记忆。”老人说。
杨永成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里社还是个“亦农亦渔”的传统农村。“村庄周边都是成片的稻田,我当年是插秧高手,因此20岁时被选拔到公社上班。”回忆起当年,老人自豪地说道。
据老人回忆,除了稻田外,那时候在湖里社,瓜棚一户连着一户,种满了丝瓜、冬瓜等。“当时有人一进村,一不小心就会被丝瓜碰到头。”老人告诉记者,当年湖里社种植的冬瓜是厦门蜜饯厂制作“冬瓜条”的指定原料。“味道那叫一个甜啊!”老人说。
为厦门海堤贡献巨量石材
勤劳肯干的湖里社村民不仅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稻米和瓜果,更积极投身热火朝天的建设中。zzaa123
1953年,厦门建造高集海堤,不仅在湖里社的牛公岭(位于现在的兴隆路)上开石填海,还在村里设立了一个指挥部。“那时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口一两百斤重的大古钟,就挂在村中的老榕树下,采石场开工、收工全凭钟声作为号令。”杨永成告诉记者,钟声一响,采石场上可以听得一清二楚。“那时我是生产队队长,带着村民在山上做农活,大家也跟着钟声开工或收工。”当时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老人历历在目。让他深感可惜的是,这口古钟早已不知去向,倒是老榕树仍挺立在如今的凤湖街上。
老人告诉记者,牛公岭为厦门海堤建设贡献了巨量的石材,但也只不过扒掉了这头“巨牛”的一层皮。直到改革开放后,牛公岭的样子才彻底改变,“巨牛”的背上建起了许多厂房和宿舍。
厦门特区发祥地选址于此
时间一晃来到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的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由此吹响了厦门特区建设的号角。特区发祥地的选址就在当时的湖里社。说起这个话题,老人尤为激动。“当年特区选址,我直接提了建议嘞!”他说。
老人清楚地记得,1979年,有关部门派遣特别调研人员深入市区各地,走访当地群众,进行特区建设选址的考察。有一天,杨永成前往位于吕厝的前线公社办事,正好碰上当时专门负责特区建设选址的市政府干部黄益秋同志。时任公社书记的陈洛对黄益秋说:“老杨就是湖里人,你要了解什么,他是最适合的人选。”于是黄益秋就问杨永成:“如果在湖里、筼筜湖和马銮湾三个地方选一个地方建设经济特区,你认为哪个最为合适?”
当时的杨永成不假思索地回答“湖里最合适”,还详细讲述了湖里作为特区建设选址的优越性。黄益秋听得很认真,但没有明确表态。不过,1980年10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时,选址正是当时的湖里社。
改革开放带来幸福生活
“在特区建设中,我们湖里人是好样的,人人都为特区建设作出了贡献。”老人回忆道,湖里大队原来有7个自然村、8个生产队,拥有2800多亩土地。随着经济特区开发浪潮的到来,湖里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本着“小家服从大家,个人服从国家”的理念,不计较个人得失,保证土地征用和建设顺利进行。
随着特区建设序幕的拉开,当时的农村户口也变成了城市户口。“当大家把农村户口本换成城市居民户口本时,都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杨永成告诉记者,村里的劳动力也迅速进行了转型,投入到经济特区的建设中。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曾经的古村落变成了幸福宜居的现代社区。曾经的泥土路变成了商业街,小平房被成片的高楼取代。年轻人成群结伴涌进这里买衣服、逛夜市、吃小吃。一座座老旧的民房升级成崭新的“青年泊寓”,吸引了一批批青年人才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青春华彩。
“从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见证了国家的发展。”杨永成由衷地感慨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厦门经济特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教育子孙后代,坚定不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